《训学斋规》(节选)教学反思(孔丽辉)

2021-11-30 10:38:12
    11月份的语文大组教研活动由我们五年级组承办,我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。从组内八人教研确定授课篇目后,历时一个月,我算是一直在行动,却又总不见产出。文本读过无数次,资料查遍全网,除了读到《童蒙须知》原文和译文外,再没有其它任何收获,看来,认可并喜欢《童蒙须知》内容的人虽多,却不曾有人把它拿到新时代的教室作为文本来执教。
    完全陌生的文本,没有可鉴之经验。教学目标如何确定?教学重点、教学难点如何把握?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?感觉有太多的问题困扰着我,深感心中有重担,却又无从着手。每当开始构思教学设计时,总是从打开网页开始,我查百度、查原始文献、找论文、请教文学教授。反复观看王崧舟老师的讲座视频《文化背景下文言文怎么教》,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特点,到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策略,再到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文化自觉,从多角度、多方面去了解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相关信息。研读网上各类与小学文言文教育有关的论文资料,了解各方教育同仁提出的关于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方法。经历几周的思考,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。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,我的思考有以下几点。
      一、以读为本,以读促悟。结合自己的小古文教学经验和近几周的思考所得,小学阶段使用率最高的教学方式便是读,通读,读准字音,读好节奏;悟读,知晓大意,体会涵义;练读,积累语言,读写互动;熟读,积累文言,积淀语感。通过不同层次的读,让学生对文本由陌生到熟悉,由一知半解到渐渐明了。为了丰富课堂,让学生对古文朗读充满兴趣,我教给孩子们很多种形式的朗读,如:自由读、拍手读、摇头晃脑读、素读、自由读、深情读、集体读、个人读、接力读等,因此,课堂上孩子们自主选择朗读方式时,也有很多方式可选,因此有较好的朗读效果呈现。小学文言文教学中,理解课文就是以读代讲,通过读,领悟字、词、句、段,乃至全篇的意思。在读通课文后,以“读好节奏──读出韵味──读出意境──读出思考”为读书路径,引导学生在读中悟,在悟中读,读懂自己能读懂的部分,读出自己尚还不懂的字句。
      二、以生为本,让学生自主学习。这堂课上我把握了一个原则,学生懂了的不讲,学生自己能弄懂的不讲,学生能在伙伴们的帮助下学懂的也不讲。因为这课节选的《训学斋规》内容浅显,好读易懂,所以,在读准、读通文章后,我更多的是安排学生自主汇报,汇报读懂了的句子,老师检测学生的理解是否准确;汇报读不懂的,看是否有学习伙伴能协助解决。实践证明,通过自读,能弄懂文章的绝大部分字句,通过小组合作学习,又能扫清部分难以理解的字句,两轮学习后,全文中读不懂的字句已所剩无几。因此,感觉整堂课上,老师并没有串讲全文,而是孩子们在自学状态中完成了所有学习任务,我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。因而,一节课上完,我的感觉是特别轻松。
      三、以文本为本,挖掘学习资源。这一课小古文内容浅显,浅显易懂的文章怎么教,反倒是个难点。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基本能读懂文本,如果没有更高挑战,一节课下来,学生不会有多少收获。为了保证能喂饱学生,我的设计是以文本为本,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完课文后,与孩子们一起回顾学习过程,归纳小结出学习课文的基本方法——小古文阅读三步曲,并让学生用此法自主阅读两个文段,通过实践实现学法迁移,让学生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。
      虽说自己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,也曾认真思考,但课堂呈现仍有不足,这堂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教材挖掘的深度把握不够,学生对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”的理解还仅停留在表面,如何读才能让“义”“自见”,老师没有指引,学生自然没有深入思考。人的思考有模式,但不是固定不变的,而这种思考的能力却是可以言传身教的一种智慧形式。因此,老师理应学会深入思考,主动思考,以带出一群会思考的孩子。
      小古文教学,我们一直在坚持;教学研讨,我们一直在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