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粮食日│不负好“食”光
2024-10-17 15:37:49
世界粮食日起始于1981年10月16日,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,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。“民以食为天”,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。
秋风起,又到了硕果累累、稻谷满仓的时节。2024年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,恰逢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,2210班黄梓城爸爸为三年级学生带来“世界粮食日 ,不负好‘食’光 ”讲座。
当风吹过稻田,当满园都是稻花香,当碗里有热腾腾的米饭,当山河无恙,饥荒远离,我们总是会想起他——袁隆平!想起这个让全中国人民能够吃饱饭、吃好饭的人。过去的中国,许多人在忍受着饥饿。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成功轰动了世界,杂交稻甚至还被推广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,中国人不但能养活自己了,而且还能为世界上更多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。
粮食,是生命之源,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保障。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这句古老的诗句,时刻提醒着我们粮食的来之不易。每一粒粮食从田间到餐桌,都历经了无数的辛勤耕耘与精心呵护。
在这场讲座里,黄叔叔为小朋友详细地阐述了水稻是怎样一步步种出来,给小朋友讲了袁隆平爷爷——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故事。同学们在会场全神贯注,踊跃发表自己的感想,与黄叔叔进行热情洋溢的互动。孩子们收获满满,立志要向袁爷爷看齐,在学习和探索的道路上不怕困难、勇往直前,要做一粒好种子。
米粒虽小,尤见礼义廉耻;节俭事微,可助兴国安邦。粮食,是大自然的馈赠,更是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筑牢粮食安全,让爱粮、节粮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发芽!